當朋友聊天時,談到羨慕我與 先生的婚姻時,我不會有欣喜的神情,更不會用帶有謙卑的負面批評來談及我的婚姻。無法欣喜,因為真實的生活並不是他人所想像的平順,說不出口的挫折卻也不少。我能說的只是,每個人都有他的缺點,在婚姻中的我也是如此,而我們令人羨慕的婚姻,是建立在包容、相互容忍,當然也建立在相互尊敬上。
相互尊敬,是在肯定對方的優點;相互包容,則是將兩人不同的觀念、不同的行為所產生的摩擦排除掉。說起來很容易,但生活在一起摩擦是隨時都存在,如何將那無時不刻蹦出來的差異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待之,那絕對是要練過的。
在小孩出生後,所有小孩的事情都落在我身上時,我開始很不滿!我經濟獨立又不靠你,幫你懷胎十個月忍受孕吐、忍受生產的痛,小孩還跟你姓!!!(就像是我簽下的客戶,業績掛你般的荒繆。)
數次在自己期望的人生和現實的人生中躊躇時,的確因為孩子我選擇了現實。但我更希望的是,除了留在現有的現實中,還能保有當時愛他,希望和他一生相守的盼望。而在看到這本『夫婦的格式』(天下文化出版)後,開啟了我在婚姻中另一段學習之路。
作者的『夫婦的格式』是什麼呢?作者指出,日常生活夫妻對話要用敬語(日本較為正式的尊敬語法);妻子要先從改變自己做起,丈夫就會在潛移默化與自我檢討中改變,不要期待他會自己轉性,改變男人的力量來自女人本身先自我改變(我絕對的認同,因為我試過)。最重要的是,作者建議無論妻子面對什麼樣的挫折或苦難,心念一轉,都是促使改變的福神。
但我還是想為上述的這段話下個但書,如果對方是習慣性外遇或家暴,那就千萬不要這麼做了﹗因為那是背叛了婚姻,這和包容一事無關。
作者的丈夫在過世20年後,她寫了這本書,感謝丈夫帶給她的力量,雖然年輕時的婚姻也帶給她很大的折磨,但若能在自己獨居20年的晚年生活靠著丈夫遺留她的愛而自在的活著,那曾經的付出,就顯得渺小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