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

【藝聞】梵谷的畫 用膽汁簽名



梵谷油畫「柏樹與兩個人物」,在賴英照眼裡看到法國南方的絲柏樹像熊熊燃燒的靈魂火炬。
圖/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提供
認識梵谷,是在廿歲當兵時,閱讀余光中先生翻譯的「梵谷傳」。
余先生的文字真的很美,文星在一九六○年代初為他出版「左手的謬思」、「逍遙遊」等散文集,我都一一拜讀;那個在軍營中熱切渴求知識的青年,翻閱「梵谷傳」的種種,如今已印象模糊,但回想起來,自學成家的梵谷,應該對當時的我有相當大的衝擊與啟發。
我出身清寒,年少時最想效法王雲五,不靠學位與文憑,也能成為大學問家。廿歲之前,我根本沒想念大學;當兵時發憤讀書,強烈的求知慾,改變了我的人生。
或許因此,我非常能夠感受梵谷透過畫筆,想把整個生命傾倒出來,燃燒靈魂換來藝術的那種義無反顧。
第一次見到梵谷的畫作真跡,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,與梵谷的畫作面對面,那種生命直觀的強烈筆觸,很少人不被震懾撼動。
梵谷真是非常特別的畫家,即使學習林布蘭、米勒,也跟他們都不一樣,他的個人特質如此強烈,畫作的感染力幾乎可以穿透人心。
梁實秋「雅舍小品」有句名言:「在歷史裡一個詩人似乎是神聖的,但是一個詩人在隔壁便是個笑話。」梵谷一生的際遇令人不忍,從人道立場,當然希望藝術家可以有更好的待遇。
如果梵谷的傳道生涯沒受挫,會是成功的牧師也說不定;如果生前就能享名利,他的畫還會如此苦澀卻動人嗎?
參觀「燃燒的靈魂‧梵谷」特展,我再一次重溫梵谷畫作的力道。來自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的展品,素描作品展現梵谷自學自勵的藝術軌跡,油畫作品則展現了梵谷最膾炙人口的魅力。
一八八九年油畫「柏樹與兩個人物」,法國南方的絲柏樹像熊熊燃燒的靈魂火炬,油彩堆疊的渦漩與轉折,讓人感受梵谷畫這幅畫就像在雕塑風景。
一八八九年五月油畫「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」,美得難以想像,梵谷當時幽居在療養院的小房間,望著寒酸的小中庭,怎能畫出像天堂一樣的花園呢?
余光中先生說,梵谷的畫是用膽汁來簽名的。我深有同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19 新加坡輕鬆玩

這個行程會出現,是蠻臨時的。 不小心讓先生的國際差旅從一兩趟變成四趟, 造成他每週都在出差,而且是馬不停蹄, 11/16他從北京飛回來,抵達台灣已是晚上11:30, 緊接著11/17 早上7:40又要飛往新加坡上課, 第二天開始,連續兩天的英文授課。 心想,或許該跟著他飛一...